第三百七十四章房子是谁要涨的(二)(1 / 2)

“怎么就不可能呢?1970-80年代,港英政府颁布了“抵垒政策”,凡是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合法香港居民,导致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彼时香港与内地经济落差巨大,深圳河两岸收入相差80倍,既吸引了无数想凭双手赚取温饱的普通人,也吸引了大批梦想发财冒险家。

1950-1980年,香港人口以每十年一百万的增速狂飙,1980年已超过500万,这些新增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简单加工贸易的发展,人们有了钱又促进了住宅需求的井喷。而地产巨富们则是利用楼市日进斗金,把许多财富都聚拢到了他们那里!”

姐姐喃喃自语的说,“现在深市发展了快二十年,加工贸易工厂都很欣欣向荣,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向着这里聚集,那么房价已经开始上涨,而且以后还会涨,逼着工资就必须要上涨,到所有工厂都没有便宜劳动力的时候,因为劳动力的价格也是需要不断上涨,以便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然后他们在上市捞钱……”

她自己说着说着,身体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扭头看着自己的弟弟有些激动的问,“那时候国内会不会也成了贫富悬殊巨大……”

赵宏和萧婉婷对视一眼,有些沉重的点点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才刚刚开始,最少也要二三十年时间,而泡沫破裂那就还有更多的时间。刚刚谈的不过是公司内部的预测,看看十年之前的rb,再看看今天的它,经济通缩已经有十年了!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和经济准备,公司又怎么可以长治久安的发展呢?”

……

2001年,许多刚刚毕业面临着多重选择的大学生都来到了深市,带着希望,也带着许多憧憬,也有部分是带着满怀悲壮的下岗职工,其中就有不少人自此与深圳结缘,扎根于此,安家于此,用他们的话说,是“看到深圳的第一眼就喜欢上这里”。2001年的深圳,虽不及未来,但“深南大道非常漂亮,给我心灵的震动比较大”、“超乎了你之前的想法”,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

城中村则是来深打拼中多数人的落脚点。有许多人回忆,初次来深就住在白石洲旁边,他们描述了许多,“白石洲是很多到深市来的人停留的第一站,有时候会在里面购物,吃点东西,晚上去吃鸡煲,虽然当时没多少钱,但生活的非常开心,花二十来块钱吃个鸡煲,两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吃鸡,吹吹牛,畅想一下未来,也是很开心的日子。”

深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城。两个地方距离很近,短短一条街就把两个城市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自从深市开始建立起特区,从开始的“三来一补”的简单贸易加工业,到亚洲经济危机后来的各种各样的工厂迁移到此,大量的便宜人工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建立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打工仔流到了这里。直接催生出来大量的附属服务行业。

餐饮、宾馆、交通、银行等等应有尽有,其中最有国内特色的除了城中村,就是发展起来的房地产行业,而且还是具有比较有特色的“港城”模式。